時 間:104年4月14日(二) 7:50-8:30
地 點:光復國小5年5班
教 學 者:楊 翊
省思內容:
這堂課是針對《一定要誰讓誰嗎?》進行問題的延伸思考,先複習之前的舊經驗,接著將上一次的結果預測紀錄轉換為圖,以澄清學生對此繪本的想法,最後請各組上台說明結局及構思,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,雖然在上一堂就已知繪本的結局,但他們卻能夠根據自己原有的想法,再添加其他元素創作出新的結局,如以螃蟹走路的方式通過木橋,如此兩人皆可到達橋的另一端,最後我以學生的兩張圖畫引導學生不同的地方,而學生能確實回答並點出本書重點(S1)。
最後礙於時間較短,故學生沒有多餘的時間再回扣到題目《一定要誰讓誰嗎?》做反思,為什麼會使用問句?讓學生知道一件事情不只有一種解決方法,不一定要犧牲其中一方,也可以找到另一種兩全其美的作法。
單元名稱 |
社會參與人際互動 |
適用年級 |
五年級 |
||||
課程名稱 |
一定要誰讓誰嗎? |
教學時間 |
80分鐘 |
||||
教材版本 |
作者:海恩茲.亞尼許(Heinz Janisch) 畫者:長賀格.邦許(Helga Bansch) 出版社:大穎文化 |
教學準備 |
1.行政院兒童文化館 繪本花園網站 2.繪本《一定要誰讓誰嗎?》 3.繪本PPT |
||||
教學目標(可依各領域) |
1.能培養閱讀興趣。
2.能培養處理人際互動的態度與技能。
3.能觀察周遭環境與資源,構思解決人際問題策略。 |
具體目標 |
1-1能樂於投入閱讀歷程的討論。 1-2能分享閱讀的心得。 2-1能培養人際相處的合宜態度。 2-2能說明與人相處的方法。 3-1能說出自身周遭可運用的資源。 3-2能說明自身遇到人際問題時的解決策略。 |
||||
能力指標 |
|||||||
本領域 5-3-2能調整讀書方法,提升閱讀的速度和效能。 5-3-2-1能養成主動閱讀課外讀物的習慣。 5-3-4-3能主動閱讀不同題材的文學作品。 5-3-4-4能將閱讀材料與實際生活經驗相結合。 5-3-5能運用不同的閱讀策略,增進閱讀的能力。 5-3-5-1能運用組織結構的知識(如:順序、因果、對比關係)閱讀。 5-3-5-2能用心精讀,記取細節,深究內容,開展思路。 5-3-6能熟練利用工具書,養成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。 5-3-6-1能利用圖書館檢索資料,增進自學的能力。 5-3-6-2學習資料剪輯、摘要和整理的能力。 5-3-7能配合語言情境閱讀,並瞭解不同語言情境中字詞的正確使用。 5-3-7-1能配合語言情境,欣賞不同語言情境中詞句與語態在溝通和表達上的效果。 5-3-8能共同討論閱讀的內容,並分享心得。 5-3-8-1能理解作品中對周遭人、事、物的尊重與關懷。 5-3-8-2能在閱讀過程中,培養參與團體的精神,增進人際互動。 5-3-8-3能主動記下個人感想及心得,並對作品內容摘要整理。 5-3-9能結合電腦科技,提高語文與資訊互動學習和應用能力。 5-3-9-1能利用電腦和其他科技產品,提升語文認知和應用能力。 5-3-10能思考並體會文章中解決問題的過程。 5-3-10-1能夠思考和批判文章的內容。 統整領域 綜合領域 3-3-1以合宜的態度與人相處,並能有效的處理人際互動的問題。 4-3-1探討周遭環境或人為的潛藏危機,運用各項資源或策略化解危險。
|
|||||||
具體目標 |
教學內容 |
時間 |
評量方式 |
備註(如融入議題,教學資源…) |
|||
1-1
1-1
1-1
1-1
1-2 2-1
2-2
3-1 3-2
|
一、引起動機(預測) (一)教師利用投影機播放《行政院 繪本花園》動畫第一個畫面,讓學生預測《一定要誰讓誰嗎?》繪本內容。 1.播放書籍封面,教師提問。 (1)從封面你看到了什麼?猜猜看這本書可能在說什麼故事呢? (2)你覺得繪本的名稱叫什麼呢? (二)引導學生回答。
二、暖身活動(提問) (一)教師播放繪本花園動畫。 (二)播完放動畫完畢後,教師提問 1.你認為什麼辦法才能解決問題? 2.如果你是熊或巨人,什麼辦法才能解決問題又讓雙方都可以接受呢? (三)教師引導學生回答。 三、發展活動(摘要) (一)教師展示實體繪本並引導學生瀏覽封面資料,提示小朋友可以在課後自行借閱。 1.你從這本書的封面讀到什麼?(書名、作者、插畫家、其他細節) 2.你從本書的封底讀到了什麼? (二)教師利用繪本簡報播放繪本所有內容,接著教師引導學生說出繪本摘要內容。 1.這是在哪裡的故事? 2.有什麼角色呢? 3.發生了什麼事?(原因、經過、結果)。 ─第一節課結束─ ─第二節課開始─ 四、延伸活動 (一)複習舊經驗-教師以提問的方式回顧繪本「一定要誰讓誰嗎?」的內容。 1.故事有哪些角色呢? 2.發生了什麼事?(原因、經過、結 果)。 (二)改編故事結局-各小組針對故事 的結局進行改編,將自編的結局畫在圖畫紙上,最後由各組分享改編後的故事,並探討各組改編結局的原因為何?是站在誰的立場上做思考?
(三)與原結局做比較-引導學生比較各組結局所持的立場與原結局的異同處。 五、綜合活動(澄清) (一)教師統整歸納-可根據三種可能的立場(自私、自我犧牲、兩全其美)做最後的統整,讓學生體認到有時在對立的狀態下,如果雙方能互相同理,顧慮到彼此的感受,共同找出雙贏的方法,這樣不但不會傷害到彼此,而且還能解決問題。 (二)學生經驗分享-引導學生分享與此故事有關的個人經驗。 ─第二節課結束─
|
8
10
17
20
15
|
學生能專心聽講並回答老師問題。
學生能與組員分享想法。 學生能將想法以圖畫呈現。 學生能與全班分享想法。
學生能說出對此繪本的心得感想。
學生能說出自己的相關經驗。 |
行政院兒童文化館 繪本花園網站《一定要誰讓誰嗎?》 繪本內容頁面。
行政院兒童文化館 繪本花園網站《一定要誰讓誰嗎?》 繪本內容頁面。
繪本《一定要誰讓誰嗎?》 繪本PPT
繪本《一定要誰讓誰嗎?》 繪本PPT
圖畫紙(結局改編)
圖畫紙(結局改編) 繪本PPT
統整總結PPT
|
留言列表